沙特伊朗复交是现实选择,中国助力“临门一脚”
断交七年后,被视为中东地区宿敌的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在中国的斡旋下,两国官员于北京进行了四天的谈判,并于3月10日晚宣布了这一令外界意想不到的消息。这不仅意味着沙伊对峙多年的冷战局面开始扭转,也标志着中国中东外交取得重大成果。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然而,沙伊复交给沙以建交进程蒙上一层阴影。
2020年8月,以色列在特朗普政府的斡旋下与四个阿拉伯国家签署和平协议,被视为内塔尼亚胡政府改善以色列在中东战略地位的绝佳尝试,也是美以在中东建立反伊朗联盟的重要突破,而以色列的下一个和解目标便是沙特。
如今,重返总理之位的内塔尼亚胡成了国内舆论的“活靶子”。贝内特抨击称,沙伊复交是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惨败,“是该国政治忽视、普遍软弱和内部冲突的综合结果”,意指内塔尼亚胡今年以来忙于国内司法改革和权力斗争,全然不顾外部威胁。
王晋向“全球报姐”分析说,目前以色列正在推进的司法改革,一旦通过将导致最高法院失去部分权力,或无法再约束政府推进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进程,这将进一步挤压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而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与人权,是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对抗的焦点之一。
马祖科认为,沙特舆论高度重视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自决权。“沙特作为2002年‘阿拉伯和平倡议’的首席设计师,如果该协议不能为巴勒斯坦人带来切实改变,沙特或将难以与以色列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截至3月12日,以色列政府尚未对沙伊复交一事发表评论。但在一片批评声中,总部设在美国的伊朗国际频道(Iran International)引述匿名以色列官员的话称,以色列早就知道伊朗和沙特正在和谈,一直密切关注其进展。这名官员还试图澄清说,沙伊和解并不会影响到沙以建交的前景。
无论如何,沙特与伊朗两大宿敌“唱和”给危机跌宕的世界带来一抹和平的曙光。美联社指出,这次“世纪建交”将带来超越两国的辐射效应,降低地区对手之间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除也门发生的代理人战争有望结束外,沙伊复交还可能推动黎巴嫩国内真主党与逊尼派势力的和解;受伊朗支持而在12年内战中备受阿拉伯国家孤立的叙利亚政府,或将因为沙伊和解而增加与沙特的接触。
文 / 程靖 编辑 / 漆菲
排版 / 刘宁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沙特,伊朗,也门,中东,中国,美国,两国,以色列,伊拉克,什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