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德国“强硬”外长来中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今天在天津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一起参观德国企业,随后又与她共乘高铁来北京。应当说,中方给予德外长的这些礼遇展现了北京的胸怀。
欧盟的对外政策主要由法德两国决定。贝尔伯克与德总理朔尔茨分属绿党和社民党,她大体可以代表德国现政府一半的对华态度,算得上德国的对华强硬派,美英媒体都对她“修正”马克龙在中国问题上的讲话抱着强烈期待。
贝尔伯克来华的主要任务是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共同主持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她对媒体的公开表态似乎走了“中间路线”。她昨晚在天津说,马克龙的讲话“一对一地反映了欧洲的中国政策”,她表示尽管欧盟存在种种分歧,但“我们不仅在利益和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上相互接近,而且还奉行共同的战略方针”。德国之声的报道说,“在中国,贝尔伯克说欧盟与马克龙在同一个页面上”,并评论说,贝尔伯克“似乎向法国总统马克龙提供了一些支持”。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参观天津的德国企业。
无论德国还是欧洲,与中国关系最核心的部分是经济合作。台湾离他们太远了,他们没有力量实际介入那里战与和的问题,“人权”则是老掉牙的话题。在乌克兰问题上,他们希望中国与他们一致,但他们自己也知道做不了中国的主。
默克尔支持了强有力的中德关系,本届政府有一点回摆,贝尔伯克代表了这种回摆的上限。她这次访华让人看到她推动德国对华政策回摆能够实现的力度和局限,她最方便的就是说一些与朔尔茨和马克龙比起来强硬一些的话语,但她不得不在触及德国实际利益的问题上保持谨慎。
马克龙推动的欧洲战略自主,他所说的在台湾问题上欧洲要避免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带来了真实的震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这些重量级的政治人物公开力挺了他,与马克龙一道访华的冯德莱恩没有就马克龙的话发声,罕见地保持了沉默,有人注意到她的推特在访华之后一直没有更新。被美英舆论广泛期待的贝尔伯克虽然说了一些与马克龙不一样的话,但她没有怼马克龙,而是表达了与马克龙“团结一致”的态度。那么欧洲在中国问题上当下的风到底在往哪个方向吹,未来的趋势又是什么,什么是表面的,什么是实际的,相信大家都会有所判断。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贝尔,德国,中国,伯克,欧洲,天津,外长,之声,乌克兰,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