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新闻资讯 茶林,景迈山,茶树,茶叶,布朗族,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民族,森林,傣族 09-17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 题: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记者 应妮

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第一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3片分隔防护林。世居民族创造性地采用适应自然、适度利用的“林下茶”种植方式,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文化景观。

普洱景迈山当地民众采茶。 谭春摄

普洱景迈山当地民众采茶。 谭春摄

今年29岁的岩砍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求学4年后又待了2年,思乡心切的他得知景迈山申遗进入冲刺阶段后于2018年返乡,在翁基村开起了民宿、餐馆和咖啡厅,还尝试和团队拍视频宣介当地民族文化;刚在昆明读完大学的叶香回乡仅半年,作为景迈布朗公主茶厂负责人的小女儿,她打算今后通过互联网,例如直播或短视频来让更多人认识景迈山。

“民众才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表达了这一观点。“保护和利用都不是最终目的,传承才是,而且必须是活态传承。要让文化遗产美起来、活起来,这不是政府和文物部门的专利,而是亿万民众共同的事业,每个人都有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享用权。”

作为全球第一个茶文化景观主题的世界遗产项目,陈耀华期待景迈山在茶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探索,能够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与全人类共同守护好世界遗产。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普洱,布朗族,茶树,傣族,景观,沧县,林下,中国,茶叶,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