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阶层固化下的女性生存策略

新闻资讯 阶层,职场,女性,婚姻,大城市,男性,社会,赛道,壁垒,策略 11-07

最近几年,“阶层固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现在社会“上升通道逐渐关闭”、“阶层静止”是社会病了。

但其实,社会没病,这才是社会原本的常态。

阶层剧烈变动的年代才是历史所不常见的,是历史的异态。

我们这代人和父辈生在了我国数百年来变动最剧烈的几十年里(改革开放、WTO、快速城镇化、互联网浪潮),40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社会学上叫时空压缩导致的“幻境化”

随着当下大厂裁员和头部金融机构的限薪,通过卷学历和职场来积累原始资金,从而实现阶层跃升的渠道正在逐步缩窄。

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群体生存策略应该适时调整。

01 不要轻易整顿职场

在就业率低迷的当下,如果还有人怂恿你整顿职场,不是坏就是蠢。为什么,因为你一旦失业,你会发现比同龄男性更难重新就业。

女性的职业困境在于:1、就业机会稀缺。即使同等资历,但用人单位倾向于优先录用男性;2、职场天花板困境。例如日本女性担任管理职务的比例仅为13.2%;3、无偿劳动拖后腿。家庭分工中,绝大部分的家务和育儿工作都是女性在承担。

如果还有机会重新择业的女性,建议目光锁定在还有增量蛋糕的行业,参考指标有市场容量大、行业壁垒高、景气度持续时间长。适度关注二级市场的风向,哪怕是股市已经炒过好几轮的成长赛道,在实体行业依然有一二十年的景气寿命,例如AI、新能源。同时,自媒体也算是试错成本最低的创业方式。

02 调整婚姻预期

如果你是基层女性,生存是你的首要任务,面对收入更高的对象,通过婚姻合并报表在经济上是于你有利的,不要盲目跟风反婚反育

有些女孩本身起点就不高,本可以职场、婚姻两手抓,结果一上来就先斩自己一条腿,活生生否定了寻找优质盟友共建美好生活的可能。

但我为什么标题又叫调整预期呢,因为存量博弈里,大家都不愿意让别人占自己便宜,这条路会越来越难。职场发展还有学历和技能塑造的竞争壁垒,但婚姻没有,始终有源源不断的年轻异性试探进来,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当经济下行,职场之路搵食艰难时,一定会涌现将青春、美貌及时变现的旺盛需求,这点不分男女

多看几次顶流情感直播,你会发现部分社会化较充分的女性,早已认清现实,放弃通过婚姻跨越阶层的幻想,在极力卷目前尚未饱和的婚外情关系赛道。

不出五年,这个渠道也会供大于求到没有超额收益。

03 量入为出,不要过度消费

通缩时代,日本、香港会是我们的明天,连男女关系都会马上迎来AA时代。

在香港,成年子女住家是要给家用的,对的,父母找子女要钱。

越是阶层固化的社会,大家对金钱的理解越现实。没有宏大叙事,也没有遍地涌金的造富神话后,大家都不装了。

东亚男权社会如日本,普通阶层的男性也不会再补贴女性,甚至为了怕花费(没有结果的约会成本)食草男们都不再追求女性。

两性关系迟早会陷入这种现实博弈。

考虑到前车之鉴,日本衰退三十年里曾经的中产退休后依然会陷入养老金贫困,建议女性们存一笔“防御资金”,爱情可能背叛你,但存款永远不会。

04 心态管理

60-80后以为是靠自己的本事实现了阶层跃迁,实际在周期面前,个人的努力非常渺小。当我们的父辈大谈特谈时,也只能是传过时的道,授无用的业

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能我自己北大毕业,做对了几次投资,就开始只讲情怀和奋斗。如果无视客观现实(阶层跃升机会可能从20%压缩到了5%以内),一味要求年轻人必须奋斗,那背后一定是至少15%数量级的挫败。

这种在时代面前的委屈和无助,无法排解的话一定是万千个痛苦的灵魂。

最后我还是议职场女性尽量留在大城市,因为老家会比大城市萎缩的更快。小地方是关系型社会,资源不多,连相亲市场都极为现实(体质内、外已出现不通婚,现实版的生殖隔离)。

大城市挣钱就好了,未必非得定居,房住不炒已消灭住房的金融属性,房子已经从投资品变成了消费品,没有子女上学需求的单身女性不用摁头消费。

寒流的到来,早做准备,始终聚焦自我成长,别寄太大希望于男性帮扶,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们的物质“承诺”。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职场,阶层,女性,社会,日本,现实,婚姻,男性,大城市,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