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全球首例全眼移植成功!失明治疗获重大突破

新闻资讯 面部,亚伦,视神经,全眼,视力,眼球,医学界,左眼,器官 11-10

撰文 | 燕小六

当地时间11月9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YU Langone Health)官宣,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全眼联合局部面部移植。

据悉,该例手术实施迄今已有6个月。受者已出院回家,日常经门诊随访、康复。移植眼球尚未恢复视力,但整体呈现出重要的健康迹象,包括血供良好,部分视网膜细胞存活,“眼球湿润,非常健康”。

“包括我国在内,角膜移植已经常态化。但这么多年,多国都在研究全眼移植却没有成功者。难点主要在3方面,包括克服免疫排斥,血管吻合以保障血液供应,以及供体和受体的视神经缝合连接。以动脉、静脉的吻合为例,如果血液供给不足,或者回流不畅,眼球会发生坏死。”某大型三甲医院、从医40余年的眼科主任告诉“医学界”,移植术后器官存活达半年,是移植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美国“联合器官共享网络”首席医疗官大卫·克拉森博士(David Klassen)形容前述手术是“技术巅峰之作”,“或将推动器官移植和眼科诊疗取得更大进展。”

手术持续约21个小时。图源/NYU Langone Health

手术持续约21个小时。图源/NYU Langone Health

下一个关键:视力能否恢复

术后,亚伦在重症监护室呆了17天,就被转入普通病房。这是爱德华多团队经手的面部移植者中恢复最快的一次。不久后,亚伦出院回家,日常要使用抗排异药物。经门诊康复治疗,他恢复了味觉、嗅觉,能咀嚼固体食物。

今年10月的复查让医疗团队看到更多好消息。亚伦的面部有刺痛感,说明面部神经愈合不错。左眼睑仍不听使唤、无法自主抬起,但用手指按压,会有压迫感。

亚伦的左眼仍没有视力,但眼球饱满、湿润、有弹性,眼压正常,没有排异反应迹象。眼周肌肉能观测到极细微活动。

纽约大学眼科医生瓦伊德希·迪达尼亚(Vaidehi Dedania)进一步检查发现,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时,移植眼接触到光线后,扫描设备会记录到一些来自大脑的信号。“移植眼的视网膜存在预期损伤,但这或许说明,其中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感光细胞。它们或能将光转换为电信号。这是视觉生成的一环。”

“这已经远远超出预期。我们最初设想移植眼至少存活90天。我们没想过他可能会‘看见’。”医疗团队指出。

程金伟表示,现在还不能说移植眼“能具有视力”。“视觉形成过程很复杂,大致可以形容为光线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折射光线),聚集于视网膜、形成物像,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在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视神经非常脆弱、很难再生。一旦受损,里面的神经纤维束、神经细胞就可能坏死,神经信号传输中断。也就是说,视神经吻合后,我们能看到完整形态,但它未必能和颅脑关联、有效传导视觉信号。”程金伟指出,碍于此类手术难度,国内几乎没有全眼移植的临床研究。

《科学美国人》报道,目前,在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中没有成功的视神经再生案例。未来医学界或能找到办法,诱使神经纤维束继续生长,直至正确位置。这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到那时,学界需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是帮助大脑“解读”移植眼发出的信号。“大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有理由相信它能适应新的信号输入。”

NYU Langone消息称,在未来的随访中,亚伦会完成视网膜电图检查在内等一系列检查,以随时更新移植眼恢复情况。“如果最终证明移植眼能恢复任何形式的神经功能或视觉信号,都将是颠覆性的突破。”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亚伦,面部,视神经,爱德华,手术,詹姆斯,供体,团队,左眼,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