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神器”护航天员回家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9时10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全部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以下简称“八院”)获悉,八院804所研制的着陆搜寻信标机、806所研制的着陆反推发动机和811所研制的神舟十六号电源分系统等产品,以优异的技术性能为飞船安全返回保驾护航。
开舱现场
往返“专车”的能量供给
神舟飞船是航天员的天地往返“专车”,其电源家族包括主电源、应急电源、返回着陆电源和火工品电源。飞船与空间站经过分离准备和分离撤离后,还要独立飞行多圈,进入返回准备、返回再入和回收着陆阶段。
其中,在返回再入期间,飞船的轨道舱、推进舱、返回舱三舱“忙着”分离,主电源、应急电源和返回着陆电源也在“忙着”并网供电。神舟飞船为了确保各个任务阶段能源的充足供给,也配置了舱段间的并网供电功能,此阶段的并网供电可以确保返回过程的能量供给满足高可靠、高安全需求。
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前,应急电源开始参与并网供电。返回过程中,火工品电源为轨道舱和返回舱的火工品提供能量,助力三舱分离、弹伞舱盖、抛防热大底等关键步骤顺利实施。
飞船与空间站径向分离后,绕飞过程中飞船姿态比较复杂,太阳帆板处于固定位置,光照条件较差。为此,电源团队和飞船总体联合做了一系列的能量平衡分析和处置预案,通过主电源的能量平衡举措,加上应急电源的备份措施,“双保险”全面保证绕飞拍摄任务圆满完成。
八院透露,神舟十六号在轨运行期间,经历了6次来访飞行器的对接和分离,次数为神舟飞船“史上之最”。为了降低对接与分离对太阳电池翼和驱动系统带来的冲击力,研制团队对飞船的太阳电池翼驱动系统进行了升级,返回前的巡检结果显示,太阳电池翼和驱动系统状态稳定,电源系统工作正常,为航天员安全到家提供了充足能量。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神舟,飞船,返回舱,航天员,电源,信标,发动机,能量,系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