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舆论形象需要自我救赎
扭转河南的舆论形象,关键是要改善当地民生和营商环境
从迷笛音乐节开始,河南近期的负面新闻有失控的迹象:
10月3日,河南省南阳市迷笛音乐节大规模偷盗;
10月14日,河南省周口市一玉米地被百余人哄抢;
10月22日,河南省固始县执法人员穿制服,开执法车去偷高粱,被无人机拍下,先说是去维持秩序,后来承认是偷盗;
10月23日,河南省周口市大量村民在收割机旁捡花生,一老人被收割机卷入身亡,其老伴在旁边痛哭,周围村民依然沉浸式捡花生;
10月24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一收割机师傅怕收割机伤人,跪地求来哄抢捡拾花生的村民;
10月25日,河南省开封市菊花展还未结束时,遭多少当地人开电动车将花搬走;
10月25日,河南省新乡市,几十名老人在地里哄抢豆子,逼停收割机,险被扎;
10月31日,河南省周口市几百人哄抢地里的中药材,种植户损失20万元左右,种植户哭喊着不要抢,但依然阻止不了被哄抢;
11月1日,河南省许昌市百亩红薯地,遭多个村民盗挖上千斤;
11月3日,河南省南阳市村民一边抢别人地里的高粱,一边和种植户对骂。
…………
(哄抢行为当然违反道德和法律,但也侧面反映出农村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被剥夺感,而导致心理失衡)
想要在最根本上扭转当地形象,还是要关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负面舆论客观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但地方政府在依法依规、帮扶企业的实际行动上,是否可以做得更多?
起码仅以我个人经历,某些地方拉不来投资,主要是地方官的胡作非为没有得到管制,即使诉诸舆论,也被高高挂起,视而不见。(大家可以看我写的这篇文章:蹊跷执行的背后:防止地方侵犯公民财产权冲动)
这既是问题,但也是可以作为的机遇。我认为河南政府完全可以在帮企业维权上更加积极和高调,用实际行动来重塑公众认知和投资信心。对于涉及政府部门的负面新闻,上级部门应该更严肃地问责和更及时地回应。
淄博政府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证明了一个传统产业衰落、鲜有正面评价的老工业城市,如何在地方政府要员的带头下,在短时间内改变公众认知,成为2023年现象级的网红城市,并逐渐摸索新的发展方向。
河南政府并非没有在上述方面努力,但作为中国人口最多、区域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之一,其改变的道路艰辛而漫长,公众应该给予河南更多耐心,而不是热衷于“地域歧视”。
希望河南越来越好。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河南,河南省,收割机,舆论,周口市,南阳市,村民,负面新闻,政府,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