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农村养老院蹲点调查:96位老人90人是五保户,有家属送老人来后再没出现过

新闻资讯 老人,养老院,农村,韩宏伟,小狗,禹城市,五保户,老人们,敬老院,护理人员 11-25

海报新闻记者 金立红 德州报道

“有吃有喝,吃饱穿暖,多活一天就赚一天,还有啥不知足的呢。”72岁的尼俊贵靠墙晒着太阳,高声说话间,用手指逗弄着依偎在墙角的小狗。老人们说,小狗是捡回来的,快饿死的时候给了它点剩饭,就这么留下了。

护理人员为老人洗脚

护理人员为老人洗脚

2020年,禹城市快乐玖好颐养院接受政府委托,将曾经的伦镇敬老院装修改造后对社会开放,五保户的费用由财政统一拨款,而社会人员的收费标准大约在1300元/月。韩宏伟介绍,养老院的总院在禹城市区,条件要好一些,若是在村里的养老院生病了,可以转院去市里医治。

“老人的饮食是重中之重,我们重新制定了营养配餐,保证每天1个鸡蛋、1包牛奶,每天肉菜不重样。”韩宏伟介绍,他们还给老人配发应季服装、鞋袜,定期开展娱乐活动,“例如重大节假日举行庆祝活动,每月集体生日,日常观看新闻、电视节目,不定期外联社会爱心团队来为老人演出。”11月19日下午,有爱心人士送来了成筐的砂糖橘,老人们又聚在一起,晒着太阳吃起了橘子。

“我们这里多是失能、失智老人,还有不到40岁但是智力只有2岁孩童水平的,所以除了衣食住行,我们更要关注老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这也是个难题。”韩宏伟说,有几位失智人员是由当地政府部门审核确保没有暴力倾向后送来的,“精神问题严重的会送去精神病院,我们这里的几位老人只是智力上有些缺陷,但不会影响别人或者打人。”

也有打人的老人,但不是精神问题。有护理人员去给老人送饭或者换洗被子,被极个别老人用拐杖驱赶,杨续兰说,这种时候只能后退,不能去跟对方争执,“忍一忍,跟他讲道理,有什么事慢慢说。”

“有的老人没有子女,只有兄弟,甚至只有远房的亲戚,他们把老人送来以后,再也没来看过老人。”韩宏伟说,有一位老人家中有五六个兄弟姐妹,但今年年后,家中人像是把他遗忘了一样,再也没出现,“到这个年纪,再加上有些身体上的残疾,这些老人就成了他们所谓的负担。”

但也有例外,11月19日,记者遇到了来看望自己二哥的韩先生,他每周都会从隔壁镇子来看自己失智的兄弟。父母去世,他自己年纪也大了,二哥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心智仿若儿童,他只能将其送到这家在农村口碑较好的养老院。

农村养老困境何解

赵宪申介绍,禹城市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11.99万人,占总人口的21%左右。共有13家养老机构,入住老人619名,其中自理老人139名、半自理老人176名,失能老人304名。

“在农村还有很多老人得不到好的照顾,但其家人碍于面子或是其他原因,并不愿意将老人送进养老院。”韩宏伟认为,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村中青壮年外出打工的情况居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赵宪申说,2021年,禹城市民政局曾推行过互助养老,但未能顺利执行下去。2023年年初,禹城市民政局根据相关政策开始用上级部门拨付的救助资金购买第三方服务,“可以委托养老院,也可以委托专业的社会化组织,去做这个事情。”这一年,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禹城市民政局开展了全市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提升项目,明确管理提升标准,要求各机构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和自我提升,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星级评定,降星机构针对发现问题均进行及时整改。

同时,禹城探索培育了“禹老相伴”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以政府保基本、社会化养老为主体的“1+4+N”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即1处县级康复养老中心,4处镇(街道)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覆盖城乡的多个民办养老机构、农村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提高全市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目前,禹城市共有民办养老机构9处、幸福院17处,累计服务老年人3000余人次。赵宪申说,禹城正积极探索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计划建成3处单体建筑不低于800平方米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补齐社区养老服务短板。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老人,禹城市,养老院,来福,民政局,机构,门墙,小狗,禹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