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亚毒品犯罪都与阿富汗脱不了干系?
编者按:
中亚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毒品犯罪,事实上恐怕都与阿富汗脱不了干系。丝路新观察智库成员李昕玮博士对时下流行的“合成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相关犯罪和滥用”有深入研究,特地为我们撰写了这篇专稿,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2019年5月3日,来自中亚五国与俄罗斯、阿塞拜疆以及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等的代表合影。当日,中亚禁毒区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国会议通过一项联合宣言,决定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中亚地区非法贩运毒品、滥用毒品和精神药物的行为。(资料图源新华社)
中亚国家毒品犯罪形势出现的变化与世界毒品滥用结构变化直接相关。
第一,合成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具有全球流行趋势,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取代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成为毒品消费市场上的主流的情况,这是合成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在中亚国家日趋流行的大背景。
第二,西方国家盛行的“毒品合法化”思潮也刺激了中亚国家毒品犯罪和滥用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在部分青少年中产生了滥用合成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所谓“亚文化”。
第三,阿富汗形势变化导致的毒品生产贩运结构变化使中亚国家的毒情进一步复杂化。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已经注意到,在阿富汗鸦片产量急剧下降后,合成毒品生产和贩运相关犯罪在阿富汗已经开始增加,跨国贩毒组织将产于阿富汗的合成毒品贩入中亚的可能性提高,中亚国家毒情将变得更为复杂。
第四,俄乌冲突爆发后刺激了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在独联体地区的滥用。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国内局势混乱给犯罪组织的活动带来了空间,同时战争中合成毒品和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变得普遍,这也使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欧亚国家都受到日趋严重的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威胁。
总之,中亚国家的禁毒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任重道远。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毒品,阿富汗,中亚,活性,精神,物质,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地区,国家,塔吉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