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男子称身份证被熟人冒用贷款37万没人还:3个假冒签名谁干的?

新闻资讯 李宗,贷款,身份证,浦发银行,银行,银行卡,法院,新闻记者,本金,证据 01-04

“我一没有向银行借款,二没有使用(钱),甚至连在银行开卡都不是我办理的,为什么要我还钱?”12月下旬,成都男子李宗对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称,2015年他委托熟人代某凯给自己办理社保,“不料对方却用我的身份证从浦发银行贷款37.3万元,直到2021年4月法院冻结了我的银行卡及房屋,我才得知这一情况。”

如今,李宗背负着剩余36.8万元的贷款以及产生的罚息、复利。他要求代某凯尽快还款,但对方表示以现有能力只能帮忙还部分本金,还让李宗和银行出面协商。

无奈之下,李宗只得向法院证明实际借款人不是自己。他向成都市中院提出再审后,成都市中院经审理认为,李宗出借身份证给他人使用的行为,违反了身份证使用的法律规定。即使案涉贷款和银行卡系李宗的身份证借用人办理,在借用人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还款义务时,出借人李宗也应对借用人的还款义务承担责任。

警方的最新鉴定结果显示,在银行开户申请书上,确非李宗的签名。李宗质疑,银行在开户时未尽到审核义务。今年11月,他将浦发银行及开卡的浦发银行成都蜀汉支行告上法庭,要求对方销户并承担鉴定费用。

上游新闻记者获悉,目前,成都金牛区法院已受理此案。

银行卡被冻结,方知自己借贷37万元

李宗向上游新闻记者回忆,2021年4月19日晚,他向一位朋友转账时被提示银行卡被冻结,之后他致电银行,被告知个人征信存在问题,并建议向成华区法院咨询。次日,李宗从法院了解到,他于2015年10月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借款37.3万元,逾期两年后银行将其告上法庭,后法院判决其还款剩余36.8万余元及利息、罚息。由于迟迟未履行判决,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开户申请书》。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开户申请书》。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这让李宗看到了新希望。在向检方申请民事监督未果后,2023年11月27日,李宗将浦发银行及开卡行浦发银行成都蜀汉支行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注销其尾号为5205的银行卡号及账户,并支付相关鉴定费用。李宗称,蜀汉支行柜员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违法冒用原告身份并开卡申请网络贷款。目前,金牛区法院已受理此案。

2023年12月27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刘某群。对于李宗所称其冒用身份证办理贷款一事,刘某群表示,具体什么情况去问李宗,随即挂断电话。上游新闻记者致电《个人借款合同》中预留的尾号2203电话,确认对方实名凌某,其称自己并非贷款中介人员。对于记者提出的是否认识代某凯、刘某群等人,凌某并未作答,随即挂断电话。

12月28日上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人士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既然当事人已经提起法律诉讼,一切以法院判决结果为准。记者问,《个人开户申请书》上非本人签名可以开户吗?该人士回答:当然不行,必须本人实名制开户才行。那么,李宗在其非本人签名下是如何成功开户的?该人士称,自己还需去调查了解一下。

李宗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因此笔贷款申请是用手机操作的,所以《个人授信合同》《个人借款合同》都是电子版,未显示有个人签名。但《客户还款履约承诺书》《网贷通客户回访确认书》《个人开户申请书》这3张格式文本上,均有“李宗”的签名,但经鉴定,均非其本人所签。“这充分证明了我没有去开户,去借这笔贷款。3个假冒(本人)签名到底是谁干的?我也很想知道。”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成都,银行,身份证,法院,贷款,银行卡,分行,成都市,新闻记者,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