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为何占据东北餐桌C位?
这个冬天,大量外地游客“涌”入东北,在“东北的冬”里感受别样的“嗨”。和东北冰雪游一起火起来的,还有铁锅炖、酸菜炖血肠、酸菜炖粉条等地道东北菜。
酸菜,这个东北人年夜饭的必备菜、各地游客东北游的必选菜,借文旅热的“东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各种酸菜中,东北酸菜约占我国酸菜市场规模的一半。在东北酸菜主产区沈阳市下属的新民市,酸菜年生产总值约12亿元。
“新华视点”记者走访餐馆、农户、酸菜加工企业等,探寻酸菜火爆的密码。
东北酸菜火了
除夕当天,沈阳不少餐厅为来沈游客准备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年夜饭。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工作人员介绍,酒店精心准备了酸菜搭配散养猪肉、血肠、棒子骨、蛎蝗炖煮而成的血肠酸菜锅,作为特色主打菜品。
夜幕降临,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山河屯铁锅炖店内一座难求,分量大、口味赞、花样多的东北菜受到很多外地游客欢迎,店内南方口音不绝于耳。“来尝尝东北的铁锅炖大鹅,网上说加酸菜和排骨才正宗。”来自广西的游客丁国瑞告诉记者。
不少像丁国瑞一样的外地游客体验东北特色菜时,还不忘看看酸菜的“原生态”。
走进沈阳市沈河区的小河沿早市,人流如潮,游客们需要侧身才能从摊位间挤过。在清晨寒冷的空气中,他们围在售卖杀猪菜的摊位前,准备品尝这道热乎乎的东北“硬菜”。一口大铁锅,酸菜、大骨等食材一股脑地倒进去炖煮,四溢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这是我第一次吃北方酸菜,口感真的不错。”来沈阳旅游的四川人邓斌一手端着杀猪菜,一手拿手机拍照。摊主告诉记者,近日来“打卡”的游人中,大半是外地人。
黑龙江翠花集团新民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员工正加工酸菜。新华社记者陈为 摄
记者采访发现,就酸菜赛道而言,由于行业门槛并不高,生产加工企业众多,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产品定位偏低。
如何继续做大地方“特色菜”?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平健认为,当地政府要做好酸菜行业的标准化管理、生产过程的流程化管控,以“地域品牌”取代“企业品牌”,形成规模化效应,树立好口碑。
在新民市,这一想法正被付诸现实。新民市大民屯镇党委书记李洪涛说,为提高白菜的附加值,新民市政府计划牵头组建酸菜产业园,集建设腌制基地、加工园区、酸菜食品孵化中心于一体。
“‘尔滨’出圈让我们看到了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发展地方优品也应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一是可与会员制超市或连锁生鲜超市合作,满足‘囤积’的消费需求;二是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锚定潜在客户,开展线上销售;三是与头部主播合作,提高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力度。”平健说。(记者徐扬、于也童、刘艺淳)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酸菜,新民市,沈阳市,铁锅,沈阳,血肠,游客,新华社记者,新民,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