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国军援乌克兰!为什么消耗不过俄国?俄军工底蕴究竟有多强?
新闻资讯
俄乌战争打了700多天,俄军重新夺回乌东战场的主动权。在国际上,俄罗斯的军援国非常有限,只有白俄、伊朗、朝鲜、缅甸四国,而乌克兰却得到了西方54国的军事援助。在54比5的巨大悬殊之下,为什么俄军还能夺回战略进攻的主动权?俄军这边每天可以发射炮弹2万发以上,高峰时,每天发射炮弹8万发。乌军那边每天发射炮弹只有5000发。为什么西方54国的军工产能,还比不上一个俄罗斯?今天,一林想跟大家聊一聊,俄罗斯军工产业的厚重感,是怎么炼成的?
二战结束,从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苏联一直都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之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军工业。可以说以军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贯穿了整个苏俄发展史。
即便到了今天,苏联解体,俄罗斯只是继承了苏联60%的军工企业,也足以正面硬刚西方54国的军援了。很多人都说俄罗斯军工拉胯了,连乌克兰都打不垮。可俄军拉胯的反面是,西方世界更拉胯。集合54国军援,却依然无法逆转乌东战局,进攻权牢牢地握在俄军手里。这种俄式军工的厚重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俄罗斯人历经数百年,才建起来的深厚底蕴。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沙俄,苏联,瑞典,西欧,波罗的海,军工,工业,俄罗斯,英法,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