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姚洋:基础教育阶段,不应该有好学校坏学校之分

新闻资讯 姚洋,强国,学校,天才,政府工作报告,战略,高质量,国家,高中,教育部 03-14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政府直面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所遇到的难题,将科教兴国战略列入当年工作任务的第二项,并且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三大战略齐头并进。

这在多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当年任务中尚属少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理解这三大战略的执政思路,其中又有哪些亟待破局的难题,观察者网近日采访了在教育、科技和人才领域频有高见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姚洋。

创新、特别是基础领域的创新,需要强调带头人的作用。图为植物发育生物学专家杨维才院士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创新、特别是基础领域的创新,需要强调带头人的作用。图为植物发育生物学专家杨维才院士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我们一直在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但一直没做好。对科研成果中的个人贡献怎么确定,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在这方面我在美国的母校——威斯康辛大学就做得很好,这所学校开办了很多衍生企业。

威斯康辛大学有一套成型的办法去鼓励教授们出去办企业或出让自己的专利,最后学校得利,教授个人也得利。在《拜杜法案》出台之前,美国是不允许像威斯康星大学这样的公立学校的研究人员,去享受学校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后的商业利益的,当时推行的是“谁出资谁收益”的政策。1978年美国通过《拜杜法案》,规定高校享有独占性专利许可,而发明人有权分享专利许可收入,这就大大地激励了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创新以及成果转化的热情,也对美国后来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要打造科技强国,如何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基础研究和创新技术的落地,也需要补齐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配套措施。

观察者网:所以说人才激励和我们的科技强国战略是要共同推进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要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全球的人才,为美国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人口众多,怎么样的人才战略是积极、开放、有效的?能够多吸收全球顶尖人才,为我们打造科技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服务?

姚洋:就国内而言,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觉得中央层面就别提打造人才高地了,有些地方已经做过头了。地方政府明白吸引人才是最合算的,只要他们有钱,为了争夺人才拿出来的资金都是海量的。

比如说我现在在杭州,杭州给一类人才的住房补贴达到800万人民币。到深圳,工资给的都是天价,一个经济学的博士毕业生就可以给到120万。

人才高地在哪儿?当然是在有钱的地方。我们的政策在打架,一方面说要让人才到中西部去,另一方面又说要打造人才高地,这是互相矛盾的。打造人才高地,就是鼓励地方上争夺人才。

吸引国外顶尖人才方面,我们倒可以做很多事情。首先我们的移民政策还有修改的空间,这句话读者肯定不爱听。2021年,我们的移民局曾经推出来华工作外国人的签证便利化措施,但是时至今日,外国人在华工作签证只有半年。我觉得最少一年,对于愿意长期在华工作的外国顶尖科技人才,3-5年的签证才是比较合理的。

特别是在美国遏制中国的当下,美国泛安全化政策泛滥,导致一些科技人才被怀疑、排挤,如果中国能够乘此机会,吸引他们来中国,也不失为人才战略的高招。

中国的绿卡是世界上最难拿的,更别说中国的公民身份,每年能入中国籍的人凤毛麟角。为什么说国外人才来中国很重要?因为不同环境的人才,会带来一些新的想法,互相补充,这些都是对创新很有利的。

创新有多难,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起步于一个对话、一次思想碰撞。大家都知道硅谷的创新生态很好,来自全球各地的行业人士,互相交流,贡献点子,彼此吸收别人的想法,大家都会提高。这个很重要,但是中国,包括深圳还没形成这样的创新氛围。

所以,要吸引顶尖人才打造科技强国,中国的移民政策必须要改,但这个难度太大,因为我们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众不理解。因此,需要政府拿出勇气来推动。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中国,美国,都是,我觉得,基础教育,强国,的人,人才,孩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