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踢出局”,英国460亿英镑核电站可能烂尾
导读:从华为到Tik Tok,再到电动汽车,随着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以及保守主义的抬头,欧美国家在“把中国踢出局”这件事情上,正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但问题是,“把中国踢出局”后,日子就好过了吗?
1月23日,法国电力公司在一份对外发布的文件中声称,受通胀、新冠疫情和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的完工时间需要往后延期至2029年,同时成本也将上涨至460亿英镑。
看上去,这不过又是一条平平无奇的关于欧洲国家搞基建由于各种因素没搞好所以导致工期工期延误的行业新闻:一个法国公司在英国修核电站多次延期最终成本超支的老调重弹。
有趣的是,在《卫报》和BBC等西方媒体讨论该如何为超支费用埋单的报道中,我们却能窥到中国核电企业——中广核一闪而过的熟悉身影。
法国电力官网文章:法国电力公司在英国的投资连续第六年超过利润
英国政府对此的表态则耐人寻味的多,面对彭博社的采访,他们表示欣克利角C是一项商业合同,英国政府不参与融资或运营。
考虑到法国电力的国企背景,如今法国政府也已经下场,敦促英国大臣们为欣克利角C核电站提供贷款担保,以减轻法国电力在英国核电站的融资成本。
英国政府对此要求仍然不理不问,因为在他们的概念中,任何额外成本或进度超支都是法国电力及其合作伙伴的责任,绝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此话一出,似乎在为英国民众站场,捍卫宝贵的税金,实际上不过是冠冕堂皇的片儿汤话。当英国政府跟上美国的步伐,重回对抗的思维怪圈,以国家安全为口号,动用行政手段把法国电力的合作伙伴中广核从英国核电市场挤出之时,完全没有料到核电站延期之后,这部分超出的成本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被写入到民众的账单中。
如果法国电力融资不顺,那么无非两种结局,一是复制日本日立在威尔士搞核电的悲剧,项目烂尾,中途跑路,把这个原本要为600万家庭提供电力的项目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二是在项目完工正式运营之后,想法设法从消费者手中回收成本,一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得涨电费。
据媒体估算,届时上涨幅度可能会达到70%。而在去年,英国的能源和电费账单上限被政府解除限制,上升5%,达到了1928英镑每年。
从造出第一座商营核电站,到30年造不出一座核电站,英国只用了半个世纪。
日不落帝国的兴亡,到底浓缩为一句百姓苦。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法国,英国,核电站,英国政府,电力,项目,核电,克利,中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