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7岁男孩被46名家长要求转学背后

新闻资讯 多动症,家长,学校,孩子,儿童,部分,患儿,自闭症,问题,残疾,中新社,领域,注意力,张欣,专家,小明,专业,新闻周刊,随班,普通,药物,攻击行为,证明,中国,建议,儿科,转学,老 04-21

先要确定到底是不是“多动症”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某小学一年级某班46名家长联名向学校表示,希望新来的一名学生小明(化名)尽快转学。

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小明疑因患“多动症”,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同班同学存在肢体击打、辱骂、恐吓等行为,因屡教不改,引发同班家长严重不安。

4月12日,该校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双方家长已于4月1日达成和解,该学生已于当天被家长带回家暂时上网课,班主任每天都会关注其学习情况,五一假期之后将会返校上课。

随后,关于“多动症”孩子能否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的话题,引发讨论。

小明是否真患有“多动症”?

事情发酵后,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部分特殊教育领域、儿童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专家认为,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虽已由多家媒体予以佐证,但根源问题尚不明朗,尤其是小明的“多动症”仅由其家属进行口述披露,未有明确诊断证明,成因逻辑未知,因此不能轻易“下结论”。

4月11日,红星新闻的报道中明确写道:小明的母亲王女士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过,显示多动症,但没有开诊断证明,也没有开药。

对此,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原院长许家成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专业人士无法通过间接的信息去判断,但是可以建议小明在武汉当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中,去接受相关诊断,以便准确地判断孩子真实的情况。”

在许家成看来,在有诊断证明等充足理由证明前,无法将小明的所有行为都归因在“多动症”上。

许家成介绍,“多动症”的专业名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孩子如果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能会存在学习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细节、粗心犯错等特征,常见情形是,不能完成一些该做的事情,容易被外界干扰。

某省几名自闭症儿童在老师的陪伴下游玩海洋公园 图/中新图片 中新社发 王彪 摄

某省几名自闭症儿童在老师的陪伴下游玩海洋公园 图/中新图片 中新社发 王彪 摄

因此,对于单一的多动症患儿而言,无论是否接受药物治疗,普通学校作为随班就读“主阵地”的教学模式并未改变。

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联合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何丽呼吁,部分地区的普通中小学以及幼儿教师,由于种种因素,尚且缺少特殊教育的相关认知、知识和经验,需要提升全面的培训。而家长群体,尤其是特殊儿童家庭的认知提升,也需要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联手开展普及宣传,提升覆盖度。

“家长群体需要知悉,寻求专业领域的帮助和意见的重要性,也需要了解到正规的介入、干预、治疗渠道。简而言之,我提倡家长养育把握三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破坏财物’,如果遇到这三种情况,家长就要积极地寻求专业领域的帮助。”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多动症,自闭症,家长,孩子,学校,特殊教育,患儿,小明,儿童,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