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回应被要求交“土地增补承包费”:纷争源于土地性质变更,部分农户已交钱
4月22日,有媒体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村民被要求缴纳土地“增补承包费”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23日下午,开鲁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最新通报,称媒体所反映问题的背景是开鲁县作为上级确定的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单位,针对“国土三调”较“国土二调”新增加的耕地开展的高效利用试点工作。“增补承包费”是开鲁县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采取的处置方式之一,即由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的有偿使用费。“一部分新增耕地大户不愿交纳费用,导致已交费用的农户产生攀比心理,由此产生了阻碍翻地行为。”
针对反映的个别基层干部对待群众态度蛮横、言语粗鲁、工作方式严重不当的问题,开鲁县委已给予该镇党委副书记免职处理;县纪委监委对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开鲁县政府官方网站相关消息
但其实有关“新增耕地”土地性质变更的有关事项,早在今年2月份就被许多农牧民关注,当地政府在2月5日还曾辟谣了“违法开垦林草地就可变为耕地”的社会谣传。
白海燕是麦新镇好力歹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月31日其曾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称关于林地是否能继续种植的事情,开鲁县政府还没有下发相关的文件,但是土地性质定为什么地类,都是以国土三调的数据为准。
2月24日,白海燕表示判定地类,并不是以村民和村委会签署的合同为准,而是以“三调”数据为准。记者欲就此事咨询白海燕,但电话联系后对方拒绝了采访。
4月1日,开鲁县农牧局曾发布新闻称,县种畜繁育中心开展“土地性质告知书”签订工作,以国土三调2020年度变更数据为统一底板,结合“两个排查”,全面摸清国土面积数据,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稳妥有序推进,谨慎解决新增耕地问题。
4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开鲁县政府相关部门,对方表示关于建华镇双胜村村民被收取“增补承包费”一事,目前县政府正在开会沟通研究,具体情况需关注后续进一步的通报。记者尝试致电双胜村党支部书记杨华,一直未能接通。但当天杨华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称:钱是县里让收的,还会继续执行。
最新通报:
对待群众态度蛮横,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
23日下午,开鲁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最新通告,称媒体所反映问题的背景是开鲁县作为上级确定的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单位,针对“国土三调”较“国土二调”新增加的耕地开展的高效利用试点工作。报道中提到的“增补承包费”,是开鲁县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采取的处置方式之一,即由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的有偿使用费。
建华镇双胜村实施试点工作过程中,一部分新增耕地大户不愿交纳费用,导致已交费用的农户产生攀比心理,由此产生了阻碍翻地行为。目前,通过县镇村三级协调化解,该村群众已同意采取诉讼方式主张权益,解决矛盾问题,确保不再有阻碍翻地整地、贻误农时等行为发生。
针对反映的个别基层干部对待群众态度蛮横、言语粗鲁、工作方式严重不当的问题,开鲁县委已给予该镇党委副书记免职处理,并由县纪委监委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县纪委监委对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可能存在的其他违纪行为,正在开展调查。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开鲁县,耕地,承包费,高效,土地,国土,村民,开鲁,性质,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