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没考好,老师差点被流放…古代教师考核这么严?
新闻资讯
总的来说,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越来越严格,到了明朝国子监的考核,一般主要以监生科举中试及拔历人才数量为主,学生课业不精、考试不过,通常会并罪其师。可以说,教师的升迁奖惩乃至身家性命都与学生的考试结果挂钩。
最后,再来看一段因为学生考试没过差点害老师被流放的记载:
“七年,扈行在,奏言:北京国子监开设七年矣,监生唐谦等情愿出仕,吏部试之,皆未通经,宜罪司业赵季通。上曰:姑肴之。行文申明天下,凡弟子员再试不知文理者,并罪其师,发烟瘴地面安置。”
这段文字是发生在明代的,虽然最终朱棣宽宥了国子监司业赵季通,未对其作出处罚,但也从此明确规定,学生考试结果糟糕,要将老师流放至荒蛮之地。
参考文章: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12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12
刘昫《旧唐书》,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2016
申时行《明会典》,中华书局,1989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
任丽琼. 唐代国子监的教育管理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
程利娟. 明代前中期国子监教师研究[D].厦门大学,2009.
王永颜.宋朝中央官学教官的聘任与考核活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董坤玉.唐代学官的选任标准及变化[J].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论丛,2016.
顾宏义,王守琴.两宋州县学官及其任用考核制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国子监,教师,太学,时期,博士,唐代,考试,出身,宋代,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