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起底欧洲自然科学院:创始人90年代起创立各种协会,所在地址有牙医、律师等使用

新闻资讯 自然科学院,院士,欧洲,俄罗斯,封面,新闻记者,律师,汉诺威,地址,科学家 05-07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郝莹 周翼 图据公开信息

近日,多家国内学术机构、权威媒体相继发布了“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有网友质疑,该机构系民间组织,“交40万人民币就能获评。”

封面新闻记者查阅了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公开资料、官网发现,该学院创始人为俄罗斯人,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的“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也被网友评为“非官方组织”。

5月7日,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职务为“国际知识产权部律师”的吕雪峰(音译)回应封面新闻记者,“欧洲自然科学院就是一个普通的民间科研组织”。针对中国网友“交钱就能评院士”的质疑,他表示:“应该是不行的。”

起底1

创始人是谁?

曾创立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系俄民间组织

据公开资料显示,弗拉基米尔·蒂明斯基1938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学院,并于1969年获得博士学位。自1990年起,蒂明斯基成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ANS)院士。资料显示,蒂明斯基教授的成就包括约100项发明、10本专著和150种出版物。

Georgstrasse 38, Hannover, 30159 地址查询出商铺

此外,这封信也回应了欧洲自然科学院地址问题,“请注意,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随后的经济危机之后,我们不得不更改地址。”

封面新闻记者在地图上搜索,使用地址为Georgstrasse 38, Hannover, 30159 Germany的企业包括牙医、私人侦探和律师等,并未显示有欧洲自然科学院,街道对面为德国汉诺威歌剧院。

起底4

获评只需花40万?

部分高校回应不知情,律师称“应该是不行的”

中文公开资料显示,有关“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一张表格中,从2021年至2024年,中国已有超过60人拿到“院士头衔”。而今年不到半年时间里,就已有超过40人。

网友“全客观”4月24日网上爆料称,欧洲自然科学院“其实是一群人在德国汉诺威注册的山寨组织,仅仅是普通民间社团,并不被欧洲各国官方承认。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部是它的成员。入选这个组织的院士,通常需要支付40万到120万给这些人。然后这些所谓的院士又在国内申请各种人才补贴。很快把买所谓院士的支出给赚回来。这就形成一个产业链。”

5月6日,“全客观”通过社交平台私信回复封面新闻记者称,他发布的内容“是事实”,但他此后没有回复记者请求电话采访的信息。

海报新闻此前曾报道:一家代办机构工作人员称,可以申办包括“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在内的荣誉,“要视申报人的学历、科研成果情况而定,申报人的学历按照要求最好为博士及以上学历,最基本也要研究生学历;科研成果则要看申办人发表过的论文或者取得的专利,费用大约在20万元—50万元之间。如果申报通不过,不会收取费用。”

针对上述网友质疑和媒体报道,5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有教师获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多家国内高校,工作人员均表示不知情。

贵州大学纪委工作人员回应,没有收到相关情况,“他评这个也不经过我们这里,这个应该是看评选机构自己的要求。”

上海大学工作人员回应,该校彭教授确实曾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前两年的事情了,具体怎么评的不清楚。”针对待遇是否有区别,该工作人员也表示“不清楚,个人的工资待遇并不会公开。”

面对上述质疑,5月7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了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职务为“国际知识产权部律师吕雪峰(音译)”。他表示,自己并非该院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就是一个普通的民间科研组织,没什么特别的。”

针对网友“交钱就能评院士”的说法,吕雪峰表示“应该是不行的”。至于是否会对网上的说法采取法律措施,“我们这边先看一下吧,确实是有点舆论,还要跟总部沟通一下。”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科学院,院士,欧洲,自然,俄罗斯,新闻记者,组织,封面,资料,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