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为什么屡禁不止?
因此,要尽早预防欺凌的发生,应该从欺凌防治的政策发展成为欺凌共治的政策,防治体系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要守好各自的防线,防止危害学生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的事情发生。
如何达成“共治”意识,强化全校的反欺凌意识,形成反欺凌的“共治”呢?
可以依据欺凌行为中的“旁观者理论”。根据国内的实证研究,欺凌行为发生过程中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外第三者,也就是旁观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行为将会影响欺凌行为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
什么是旁观者?多数研究认为,欺凌与被欺凌双方的“快感”和“痛苦”,均因“围观者”的存在而被放大,而“痛苦”的感受则被翻倍放大。他们的反应可以决定欺凌行为是得到遏制还是加剧。根据旁观者的对欺凌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每一类的存在和数量会对欺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协助者(assistant):帮助欺凌者进行欺凌行为,直接促进了欺凌行为的发展。这类旁观者的存在会使欺凌者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欺凌的严重性和频率都可能增加。
附和者(reinforcer):以言语或行动附和欺凌者,间接鼓励欺凌行为的持续。这类旁观者的行为会给欺凌者以心理支持,使其感到行为被认可和鼓励,从而加剧欺凌行为。
旁观者(outsider):冷漠旁观,不做任何干预。这类旁观者的存在表明对欺凌行为的默许,欺凌者会觉得自己不受阻碍,继续进行欺凌行为。旁观者的沉默和不作为会让被欺凌者感到更加孤立和无助。
抵御者(defender):积极制止欺凌行为,帮助受害者。这类旁观者的积极干预可以有效遏制欺凌行为的发展。通过制止、报告、安慰受害者等方式,抵御者能够削弱欺凌者的气焰,减轻被欺凌者的痛苦,并促使校园环境更加安全和友好。
上述几种类型的旁观者,是欺凌行为其他大多数学生的行为模式体现。但是,欺凌防治不应该仅局限于学生的行为当中,让更多人成为“协助者”和“抵御者”才可以夯实欺凌共治的基础。
因为旁观者的反应会影响欺凌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决策。如果旁观者多数为协助者或附和者,欺凌者会感到行为被社会认可,行为规范被强化,从而增加欺凌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如果多数为抵御者,欺凌者会感到行为受到谴责和反对,从而可能减少欺凌行为。
同时,抵御者不仅能直接制止欺凌行为,还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减少被欺凌者的心理创伤。有效的干预和支持能够在行为初期遏制欺凌的进一步发展,防止小矛盾升级为严重欺凌。
所以,政策应该正向发挥“旁观者效应”,强化全校的反欺凌意识,形成反欺凌的“共治”,构建友善校园环境,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教育者的反欺凌教育和培训。老师是接触学生的第一人,不只是班主任,所有教师和教工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识别和处理欺凌行为的能力。只有老师提高了意识的高度,才可以有效对学生进行反欺凌教育,明确旁观者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成为抵御者,积极干预欺凌行为。
第二,学校内打造反欺凌的氛围。通过班级讨论、校内宣传等方式,形成全校对欺凌行为的共识,明确表态对欺凌行为的零容忍。创建一个友善、支持性的校园环境,减少冷漠旁观者和附和者的数量。
第三,政府机构和公益组织应该成为学校的强力后盾:除了建立明确的反欺凌制度和举报机制,保障抵御者的行为能够得到支持和保护。对于协助者和附和者,实施适当的教育和惩戒措施,防止欺凌行为的进一步蔓延。公益组织为被欺凌者和抵御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应对欺凌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旁观者,学校,学生,班主任,心理,校园,措施,新华社,家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