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中国首颗探日卫星,又有新发现!

新闻资讯 太阳,大气,南京大学,论文,速度,国际,新华社,记者,卫星,科学,中国科学院,教授,作者,谱线,数据,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外层,国内部,大气层,通讯,探日,分社,等离子体, 06-14

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的观测数据,精确绘制出国际首个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相关论文6月1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羲和号”绘制的国际首个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南京大学供图)

“羲和号”绘制的国际首个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南京大学供图)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羲和号”首席科学家丁明德教授表示,“羲和号”实现了国际首次空间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同时获取了太阳Hα谱线、SiⅠ谱线和FeⅠ谱线的精细结构。“运用反演的方法,我们可以推导出太阳大气不同层次的多普勒速度场,相当于给整个太阳大气做了一次全方位扫描,由此,我们也得到了国际首个太阳大气多层次多普勒速度图。”

分析结果显示,太阳大气各个层次的自转速度都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而且,越靠近太阳外层,大气的自转速度越快。李川介绍,这是由无处不在的小尺度磁场结构与太阳大气“磁冻结”效应造成的。

丁明德说,太阳外层大气较快的自转速度,意味着太阳风损失的角动量不可小视,这对太阳自转起到了“刹车”的作用,随着太阳年龄增大,其自转速度会逐渐减慢。

“羲和号”科学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介绍,“羲和号”2021年发射升空,至今仍在轨稳定运行,相关观测数据由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共享,已有法、德、美、日等10余个国家的太阳物理研究学者应用。

记者:陈席元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太阳,南京大学,大气,速度,多普勒,首个,大气层,国际,外层,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