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话筒给你,“嚣张”的小编

新闻资讯 评论,新华网,网友,稿件,内容,编辑,受众,媒体,磁暴,大量,小编,后台,价值,产生,盖楼,重要性,性格,编辑部,热梗,高质量,网民,官媒,数量,公众,时候,正文,文章,热点,空间 06-27

最近,有网友留言,说新华网微信公众号“人狠,话也多,应扭送记协。”

网友都这么说了,我们不得不行动。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文有新风”栏目反复催促新华网微信编辑部来稿后,新华网微信小编于今天上午10点30分来稿,并附上一句“你们啥时候发?能比我们发稿还快吗?”

请看全文。

作者:新华网 刘怡然 梁甜甜

新媒体时代,“评论区互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稿件的播发只是传播的开始,很多时候评论区所产生的效果甚至要优于文章本身。高质量的互动,更是传播增值的有效砝码。可以说,谁抢占了评论区高地,谁就能牢牢抓住网民的心。这也让官媒账号纷纷铆足了劲儿,在评论区互动中大展身手。

新华网微信工作室作为一支人均“90后”的编辑部团队,以独特打法赢得无数网友的喜爱。很多网友说,“经常能在新华网微信的评论区看到评论比正文更长的情况”,更有网友表示“来新华网微信就是看评论区的”“小编实在是太能整活儿了”“新华网小编真的不是‘显眼包’吗?”

新华网微信究竟是如何找准定位,成功“杀”出一条路来的?

1

善用热梗,打造“互动”

相较于严肃的输出,以“90后”“00后”“10后”等为代表的网友,更喜欢能整活儿、“显眼包”的“5G冲浪”式官媒,而善用热梗,则是迅速打通与网友间交流壁垒的关键。

比如一篇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预告地磁暴的文章,稿件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北京时间2024年05月10日23时起发生地磁暴,预计未来24小时,磁暴过程仍将持续,后续仍可能发生大地磁暴”,但是稿件的评论区,却与正文的新闻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

由此可见,高质量的评论区对于账号人设的设立以及粉丝粘性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编在评论区会玩“花活”,不断输出“热梗”,展示出极强的亲和力和互动性,这也是新华网微信能频繁刷屏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媒体评论区仍有着很大的发展和探索空间,新媒体传播更要善于利用评论区的外溢价值,让高质量互动为内容传播锦上添花。新华网微信的小伙伴们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不断探索这片“新蓝海”。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新华网,互动,网友,小编,稿件,磁暴,留言,内容,受众,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