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风声|假教授到处招摇撞骗,学术骗子为何难以定罪?

新闻资讯 学术,学术会议,新河,会议,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招摇撞骗,教授,公务,机关,范围,理工大学,草原,林业,学术界,辽宁,人员,事业单位,锦州市,社会,目的,规定,经济,待遇,作者,国 07-16

学术会议本应是学者们展示自己最新研究成果、与同行交流切磋、拓展视野、激发创新的平台,健康的学术会议机制能够让学者们在参会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学术价值观和学术理念,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参会者们在参会过程中的学术讨论和争鸣能够推动思想的碰撞、激发新的思想火花,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创新与合作,创造出新知识,最终从不同层面为社会创造出新的价值。

魏新河事件说明,一些高校、机构在学术活动审核机制方面存在重大漏洞,但背后也反映出学术界在组织学术会议方面存在的其他诸多问题。

早在2011年,《文摘报》就有文章专门探讨《学术会议不该“异化”》,指出当时学术界召开的各种所谓学术会议,与学术无关或关系不大者大有“会”在,问题甚多。该文作者认为,学术会议从会议目的、会议内容、会议形式等多个方面都已经被“异化”了。多年之后的今天重读此文,里面提到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于当下的学术界:

学术会议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而是“变成推波助澜造势的市场,不择手段赚钱的工具,纯粹游山玩水的借端”,召开会议是为了在年终总结时有可量化的工作业绩、完成考核任务、花掉会议经费等,却少有人关心组织学术会议是否真的能产生学术交流、能够产生多大的社会价值。

会议的内容不再是学者们就某些学术议题做深入探讨和交流,而是“非学术的凭空神聊,或者是应制式的歌功颂德,或者是盲流学人的赶潮追风,或者是学术明星的露脸作秀”。

会议的形式不再有学术的开放性、平等性和民主性,而是“无论主席台座次排定、演讲先后顺序安排、发言时间长短,都是政府高官先行,学界学官紧跟,然后才能轮到学人。学人也论资排辈”。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希望魏新河案能够引起学术界的深刻反思,让学术会议回归学术本质。学术界需要能够真正创造知识、创造价值的学术会议。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主编|萧轶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招摇撞骗,学术会议,的人,锦州市,公务,学术界,辽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术,国家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