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所长与电子首席互怼,一个要开除对方,一个主动辞职,内部掐架再度引爆舆情
财联社7月22日讯(记者 林坚)卖方舆情再一次因内部争吵而引爆。
7月22日下午,一则来自西部证券研究所工作群的聊天记录不胫而走,牵涉主要当事人有二,分别是西部证券业务副所长、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郑宏达以及西部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单慧伟,二人在7月21日晚上十点前后发生了口角之争,针锋相对。
图为西部证券业务副所长、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郑宏达
值得一提的是,郑宏达曾在2023年也有过出圈。彼时,原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社交媒体“AI英雄榜”,称要组队拥抱新时代,打造中国OpenAI。紧接着,还是海通证券研究所科技产业链负责人的郑宏达,对王慧文带资入局并大发“英雄帖”表示质疑,发文表示“5000万美元够干什么的?大模型训练一次就花500万美元,训练10次?互联网的人啥都不懂,就只会营销,一点都不踏实。”
二是今年4月,公司资管分公司总经理赵英华升任公司总裁助理后,公司后又任命其分管资管和研究所业务。目前来看,研究所分管领导为赵英华,研究所所长仍为穆启国。
通常而言,分析师间引发的争执、吵架,甚至不当言行,往往会引发舆情,被监管关注后,扣分等不可避免。因此,各家研究所也一直注意加强内部管理。
这已不是近年来西部证券首次卷入舆论漩涡。2022年,6月30日晚间,西部证券试用期员工傅鸣非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发布其编造的有关南京银行的虚假信息,信息内容为关于南京银行的一些判断与风险提示。7月1日午后,傅鸣非涉及南京银行的群聊内容在各个微信群迅速发酵,南京银行与傅鸣非双双陷入舆论漩涡。随后,傅鸣非在发朋友圈紧急致歉,声明称,相关群聊记录未征得本人同意外发传播,内容并非其专业研究范围,也未经证实,与事实相差很大。此外,傅鸣非也对受此影响的南京银行表示遗憾和歉意。
针对员工的违规行为,西部证券火速采取了相应措施,7月2日凌晨,就傅鸣非对南京银行的不当言论,西部证券已对傅鸣非进行合规问责,并已解除公司与其在2022年2月18日签订的劳动合同。
针对这波舆情和造谣,7月8日,傅鸣非也收到了陕西证监局的罚单。监管公告中提到,经查,傅鸣非作为证券公司从业人员,2022年6月30日18时许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发布自己编造的有关南京银行的虚假信息被转发传播,其中显示“傅鸣非@西部通信首席”微信名,造成不良影响,违反了相关规定。陕西证监局要求傅鸣非加强对证券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规范自身执业行为,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中证协就加强证券分析师管理有关事项多次约束,意在规范分析师执业行为,重点涉及分析师活动管理和言论管理。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中证协强调,证券分析师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个别证券分析师的不当言行,可能引发所在机构甚至整个行业的信誉危机。
人才流失、合规被罚
对于加盟西部证券,郑宏达曾对外解释过原因,他称,西部证券目前仍在不断加大对卖方业务的投入,大力吸引人才,并且目标是能在三年时间做到市场研究排名前十的研究所,所以选择了加入西部证券,“非常感谢西部证券的领导们和研发中心总经理穆总对我的认可。我希望能聚焦科技最前沿的发展,拥有全球的视野和产业链思维,打造出行业内顶尖的TMT研究。”
不过记者调研发现,西部证券研究所近年来人员变动也比较频繁,这符合行业的趋势,目前仅有58名注册分析师在岗。原广发证券宏观研究张静静于2021年8月加盟西部证券,任西部证券宏观首席,但在次年5月就离职了。自2023年9月罗钻辉离任西部证券非银首席之后,目前西部证券非银首席空缺至今,已长达10月。
近两年西部证券在合规领域罚单也有。2023年6月25日,西部证券因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收到陕西监管局发布的警示函,陕西监管局查明西部证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内控机制不健全,个别调研未履行事先审批程序,销售人员参与研报分析师考核,合规管理未覆盖专家咨询服务的主要业务环节;研报质控审核把关不严格,部分研究报告存在估值预测不合理、结论不审慎的情况。西部证券及时任西部证券首席战略与人力资源官、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的刘庆海、赵聪、穆启国收到警示函。
2023年6月,由西部证券研究员许光辉、雒雅梅、杨敬梅署名制作的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存在研究方法不审慎、部分假设缺乏合理论证、部分结论依据不充分等问题,陕西证监局决定对三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证券,西部,分析师,首席,南京,也有,研究所,陕西,工作,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