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网红“铁头”的成功学:在“爱国”的掩护下作恶
他的“互联网成功学”,一部分来自此前混社会的经验,一部分则来自他对网络平台生存法则的“洞察”。毫无疑问,他掌握了某种“流量密码”,那些冲突、碰瓷和对“仇恨富人”的煽动,他都能熟练运用。而他也知道,要想避免被平台封禁,必须在道德上占据高位。
这能够理解,为什么他在互联网上开始受到大量举报的时候,选择去靖国神社“尿一泡尿”并且录制下来。可能这就是他理解的“互联网护身符”,一个人不管做了什么,只要宣称是“爱国”的,就能被网开一面。
中国互联网平台,不管是信息发布还是短视频,都有着严格的内容审核和违规处罚机制。但像“铁头”这样的“爱国者”有很多,他们言语乖张,散布虚假知识(比如宣传古希腊、雅典文明都是假的,西方历史都是编造),宣传暴力(主张“核平”日本),大量造谣。如果一个人做一条视频,主张“四大发明是假的”,肯定会被处罚;但有人认为苏格拉底、柏拉图、工业革命都是虚构的、编造的,却能横行网络——因为这是关于西方的知识,不遵从真实性原则鲜被纠错。
我愿意称之为“流量伪爱国主义”:以流量为动力,没有事实基础和道德底线地贬低国外,偏激地迎合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也许平台认为这些内容是“无害的”——外国人很少看到,外国政府也不会抗议。但是,这样的网络氛围,会给“铁头”这样的人很多鼓励。
当他们认为“只要爱国,做什么都无所谓”的时候,就不会满足于只在平台获得“流量分成”,而会加快变现速度,甚至跨越法律红线,走上现实中的犯罪。
从“打假”到“敲诈”,其实隔着一条“事实”和“法律”的鸿沟。
“铁头”的案例,应该给互联网用户和平台更多反思。“爱国”不应该是违法行为的挡箭牌,也不应该是“谣言的庇护所”。它应该是真实的、真诚的情感,不应该被这样的人“利用”。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李明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铁头,的人,爱国,都是,互联网,靖国神社,平台,流量,视频,新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