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局势突然升温后的朝鲜破围与俄罗斯东转
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
10月17日,韩联社通过朝鲜媒体证实,朝鲜立法机构最高人民会议于10天前修改宪法,明确将韩国定义为“敌对国家”。过去一周,朝鲜采取一系列高调动作向韩国示威示强,15日中午,朝鲜炸毁韩朝军事分界线以北连接两国的京义线、东海线部分区间公路,切断双方交通联系。韩国也不甘示弱,在分界线己方一侧进行象征性“反制”射击,并时隔七年后再次发射具备钻地能力的德制“金牛座”巡航导弹。
朝鲜指控韩国军方操纵无人机于3日、9日和10日入侵朝鲜空域甚至渗透到首都平壤播撒反朝传单。尽管韩国军方否认与己有关,观察家也认为这是双方既往舆论战、心理战由传统的高音喇叭、空飘气球而升级的“无人机版”,但是,在无人机被广泛用于当代战争和多个战场现实背景下,朝鲜强烈反应显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遇强更强”,以超强硬方式宣誓立场和意志。
10月9日,朝鲜任命新的国防部长,并验收试射240毫米可控火箭炮炮弹,该型火箭炮精确命中目标的最大射程为67公里,一旦南北开战,将完全覆盖距“三八线”近50公里的韩国首都首尔。11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下达作战预备指令,命令边境地区炮兵联合部队和承担重要火力打击任务的部队进入完全射击准备状态,威胁再发现韩国无人机入侵则视同“宣战”。朝方还宣称,“三八线”朝方一侧已有八个炮兵旅转入“待命射击”状态。
但是,观察家发现,不同寻常的是,俄罗斯抓住机遇与朝鲜加强外交互动乃至强化共同防御义务,并誓言在朝鲜“受到入侵”时出兵援助。在俄罗斯与乌克兰战场较量进入关键时期、以色列与伊朗随时引爆中东战争的微妙阶段,被称为世界火药桶之一的朝鲜半岛因北南关系再次恶化,并增添了大国博弈一盘棋的色彩。
三大热点密切相连,有着强烈的内在关联和逻辑链条。美国无暇顾及朝美关系正常化而导致朝鲜借力打力,试图打破孤独和寂寞,寻求重启朝韩关系与朝美关系;俄罗斯需要进一步强化外交重点转向东方,乐意顺水推舟密切对朝关系而向东北亚加压,实现围魏救赵以便拆解和抵消美欧压力。
10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国家杜马提交关于批准《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法律草案。该条约第四条规定,签约一方受到一国或数国武力攻击并处于战争状态,另一方将立即以一切可用手段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俄朝同盟条约属于双方主权、宪法和国际法权力的双边事务,也符合《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但是,普京提交的时间节点耐人寻味。这一条约是今年6月普京访问平壤时与金正恩签署的。
普京将俄朝同盟条约提交国会审核通过而使之成为具有法律效力和战略威慑力的文件,是双方密切互动、相互配合的具体体现,很难说俄罗斯与朝鲜谁是主动者或谁更需要谁?准确地说,是两个“孤独牧羊者”情投意合,抱团取暖,共御外敌所致。但是,强化俄朝关系特别是军事同盟这个双边战略需求,的确是半岛局势突变而激化,或曰朝韩关系恶化推动普京将这一条约法律化,并向外界释放信号。
今年6月,朝韩相互指责对方通过空飘气球投掷大量废纸和污物。当月,普京时隔24年后第二次访问朝鲜,双方签署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但是,普京回国后未及时向立法机构提交审批俄朝条约,是相关程序需要更多时间,还是克里姆林宫刻意观望而待价而沽,一时难以断定。但无论如何,在朝韩关系突然再次吃紧的关口,普京迈出这一关键性步骤显然不同寻常。
其实,此轮朝韩关系恶化的底层转折点2023年12月30日即已出现。金正恩当天在劳动党会议上指出,朝韩关系不是同族关系,而是敌对的交战国关系,并建议完全切断双边陆地交通联系。根据这一双边关系的最新和最高定义,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今年1月决定废除“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民族经济合作局”和“金刚山国际旅游局”等存在多年的官方双边事务机构,对韩国彻底关闭对话、和解与和平统一的大门。朝鲜国会还指责韩国近80年来将“吸收统一”“体制统一”定为国策,与朝方统一国家“基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两种制度”的国策相左,因此,与韩国打交道“永远不能实现国家统一”。
韩国北南关系急转直下的核心原因,是朝鲜对朝韩关系、朝美关系经过2018年多次热烈互动停止不前而强烈失望和不满,特别是在破冰式的朝美新加坡峰会、河内峰会和板门店峰会后,美国未能在平壤预期的双边对话最后期限也即2019年底满足朝方弃核换取解除制裁的条件。基于朝美战略互信长期且严重赤字,以及美国政党轮替和忙于内斗,朝美关系再次进入死局。同时,朝鲜坚定地沿着“实际拥核”及“核导一体”方向前行,导致美国主导的制裁更加无望解除,双方陷入恶性循环乃至死循环。
俄乌战争陷入僵局,中美关系严重倒退,美国无心无力顾及东北亚,朝鲜则重新得到被中俄重视的战略迂回空间以及外交和安全筹码。在全球热议无人机武器终结坦克时代和改变战争进程的浪潮中,韩国无人机反复入侵,客观上加深了朝鲜的敌情判断与反制,韩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力挺朝鲜可见,俄罗斯一方面确实在强化外交“向东看”战略转向,另一方面对朝鲜也是以冷饭热炒,凸显了非常鲜明的实用主义和杠杆思维。普京时隔24年才再访朝鲜,足以表明自其2000年执政后,因聚焦对美、对欧、对华关系而长期忽视、冷淡平壤这个远东老老邻居、老战友和老兄弟,如今面临西方巨大军事、外交、经济和金融压力,被迫大幅提升朝鲜的外交地位和战略角色,重新推开尘封已久的平壤大门并签署同盟条约,从而获取稳固可靠的战略大后方,并在亚太地区构筑共同抵御美国及北约战略维度的东方战线。同样,俄罗斯全面夯实与中国的“新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强化对东南亚战略伙伴越南的重视。
俄朝关系几个月间突然升温和重新确认同盟关系,当然与日本、韩国追随美国并密切军事同盟有巨大的关系,尤其是日韩在俄乌战争中选边战队,成为美国的应声虫和小跟班,甚至积极寻求加盟北约并推动北约“亚太化”,对俄罗斯从亚太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构成战略牵制和威胁。朝鲜自2023年8月后,也先后向俄罗斯提供了100多万发炮弹和火箭弹,及时提交“投名状”。
国际格局剧烈变化,特别是俄乌战争长期化和东北亚危机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甚至共同对手和敌人依然如故,必然推动朝鲜通过各种方式向俄罗斯示好,也吸引莫斯科的“双头鹰”对远东特别是朝鲜这样的美国死敌格外青睐。当然,俄罗斯与朝鲜彼此重温蜜月且如胶似漆,既有难忘的冷战或冷战记忆联系,更有现实的应对热或热战风险需求,也着眼于共同重构各自目标中的世界和地区秩序。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个状态特别像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国际战略环境、大国博弈态势和朝鲜半岛内斗,因而十分危险。
在朝鲜半岛局势再次紧张,俄朝密切盟友关系,中国大规模启动围困台湾军演及首次进行海警环岛巡查的关口,10月16日,CCTV-1在黄金时段首播大型电视连续剧《上甘岭》,不免引发某些观察家的丰富联想。但是,这纯属巧合。世界三大热点的核心和主要矛盾方,没有一个由中国引发或由中国扮演主角,相反,中国一直希望它们都能尽快偃旗息鼓,并为此奔走呼号。
历史总是相似的甚至经常重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却也告诫我们:“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尽管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朝也续签过友好互助条约,中美正再次承受严峻摩擦与对抗,但是,中国与俄罗斯、朝鲜不可能再回到冷战期间的同一个战壕,除非美国再次入侵朝鲜危及中国核心利益。因此,即使俄罗斯与朝鲜相互走得再近,甚至相互利用来撬动对华关系,都不会导致中国与美国和西方阵营重返军事对抗老路。
中国抗美援朝影视剧的持续热播,与俄罗斯、朝鲜分别与美国强烈冲突和摩擦不是一回事。中国打破几十年影视剧禁区而推出多部抗美援朝影视剧,核心意义在于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强暴和霸凌的决心,在于提醒美国决策者,不要重蹈朝鲜战场覆辙,不要将中美关系拉回到血腥而黑暗的过去。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朝鲜,俄罗斯,关系,韩国,美国,平壤,中国,无人机,战略,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