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数学老师决定教科学
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文|陈首丞
编|园 长
“谢谢你们为乡村孩子的科学素养做出的努力,谢谢你们一直助力乡村的科技教育。我替乡村孩子们谢谢你们”10月16日北京的一场科学教育交流分享会上,盘春艳一度哽咽,几乎泪洒现场。
2024年2月,由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抖音联合发起的2024“流动科学课”在广西启动,盘春艳所在的桂林市兴安县第三小学是广西站活动走进的六所学校之一。在此之前,广西科普大篷车也曾来到盘春艳所在学校。
科普大篷车带来的机器狗让学生们兴奋不已,而流动科学课中,抖音科普达人“清华圆子爸爸”和“贝壳博物世界”的科普讲座,也让盘春艳的学生们恋恋不舍,“他们反复问,圆子爸爸和贝壳老师什么时候能再来。”
在这个没有科技馆的县城,流动科学课和科普大篷车的到来悄然间给许多学生的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学生们更感兴趣了,家长们也更支持了。”甚至是盘春艳自己,也因流动科学课而改造自己的教学方式,尽力让自己的学生们了解科学和爱上科学。
图源:盘春艳
据盘春艳说,她们如今会积极地利用视频平台的资源去教学。在平日的科学课中,她常常会选取一些抖音平台上的科普视频来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视觉化的效果以及和娱乐内容结合的科普,相比于以往的照本宣科,现在的内容要更吸引学生,也更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实际上,看科普短视频能够补充学校的科学教育,也有科学数据支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的《短视频生态下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研究报告》就指出,中小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各种渠道中,短视频和视频占比达66.5%,仅次于课堂学习,位列第二位。
报告还显示,科普知识类短视频成为最吸引中小学生的短视频内容,看过科普短视频的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的比例比没看过的高出21%。超过九成的中小学生认可短视频补充了学校的科学教育,认为科普短视频开阔眼界、便于理解、互动性强。
除了课堂本身之外,盘春艳还参与创建了学校的两个科学社团。如今,她既是学校的数学老师,还身兼电教主任和科学老师,同时带领学生们参加科技和创客比赛,最高获得过全国三等奖暨广西区一等奖,前后大大小小共获奖30多次。
身兼多职,盘春艳现在既辛苦也快乐。“每次带着孩子们参赛,然后他们获奖,我总有一种孩子们又进步了的欣慰感。能为他们争取到这些机会,也让我感到很幸福。”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科学,学生们,学校,老师,自己的,大篷车,兴安县,视频,广西,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