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男子称因转发未婚妻出轨证据给亲朋被拘7天,自曝已从央企离职,律师解读

新闻资讯 未婚妻,该博,律师,证据,吴先生,红星,事件,曝光,对方,情况,规定,社交,联系,公司,双方,博主,账号,时候,民法典,道德教育,男子,部分,关系,事情,新闻,道德,法律,网友,照 10-21

近日,社交平台上一博主“00年的树先生”因连发多个带有“拘留失去央企工作,回老家乡镇生活vlog”标签的视频,引发关注。

据其称,因发现相恋9年的未婚妻“劈腿”不忠,他在愤怒之下将未婚妻出轨的证据发给了双方所认识的亲人、朋友。不久,他便因“侵犯隐私”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7天,也就此留下案底,不得不主动从所在的央企离职。

10月16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该博主,他表示自己在网上所述均为真实事件,其目前已从事发地回到老家。对于为何会在社交平台上“自揭伤疤”,该博主则解释称,网上的视频是自己的日常记录,且事情发生后他也需要自我排解,“有些网友不知道事情始末,认为我在家啃老或编故事,我肯定要讲一下我现在这个情况的背景原因。”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16日,红星新闻试图通过吴先生联系其未婚妻,吴先生却表示此事已过去,不想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婉拒了记者的要求。

但吴先生提供了一份其称家人在事后与未婚妻的聊天记录,上面显示,在7月10日,一微信用户自称是吴先生的妹妹,且看过“那个PDF”,对里面的内容感到气愤,并向疑似未婚妻的用户称,“PDF里面的事情你做没做,你心里最清楚……那个男的出轨你,你就不怕成为下一个被出轨的对象吗?”而另一疑似未婚妻的微信用户则回长文称,谈恋爱是自己与吴先生之间的事,发什么东西是自己的自由,吴先生觉得不爽可以找她或她的家长,没必要用这种方法。

10月21日,红星新闻就吴先生所说先后致电了他此前所在的央企,以及处理他所犯事件的派出所与拘留所,但均因非事件本人而无法被告知具体情况。

律师解读:

公开发布他人出轨或不道德行为

让对方“社死”也有法律风险

通过检索关键词,红星新闻发现,近年来,因配偶或对象出轨,便将对方曝光至网络的案例比比皆是。虽然被曝光者的不道德行为确实遭到了网友们的声讨,但发布者大多也因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遭到法律处罚。

“即使对方存在出轨等违背公序良俗或其他不道德行为,也并不意味着发布者的行为是合法的。”上海荣森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唐恬告诉记者,在两性关系中,遇到吴先生这样的情况,人们往往会感到愤怒和委屈。然而,采取不恰当的方式来处理,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

“例如本案,吴先生的行为就涉及侵犯他人隐私,即未经他人同意,擅自登录他人微信、支付宝等账号获取信息。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即使是情侣甚至夫妻、父母子女的关系,也不得随意侵犯对方的隐私。将出轨证据制发给双方认识的亲朋好友、社交圈子甚至发布至公开网络的行为,属于对他人隐私传播范围的扩大,加重了对隐私权的侵犯。”唐恬律师说。

另外,唐恬律师还表示,在以往曝光他人出轨的公众事件中,发布者往往还涉及侵犯他人名誉权等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也会触及刑事犯罪,“很多时候,一些侵权当事人在激愤之下为了能让对方‘社会性死亡’,往往会忍不住夸大,甚至是虚构部分出轨的事实或者细节,可能会导致对方名誉权受损,严重的甚至构成诽谤。例如,在转发的文件中添加侮辱性的语言描述对方的出轨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侵犯名誉权。”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认为,在遇到一方出轨或违背道德的情况下,另一方应当尽可能地采取合法手段保护自身权益,做到及时止损。“夫妻关系受到《民法典》关于婚姻家庭的保护,比如可以借此作为感情破裂的考量,进而被判定离婚,追究其过错损害赔偿责任。而男女朋友关系则更多地受道德约束。因此,在面对这类问题时,若试图发布相关证据,则应当征得他人同意,避免侵犯他人隐私。同时,也应当对个人信息、照片、头像、昵称等做打码处理。”

赵良善律师还建议,在面对此类情况时,当事人应该保持冷静,莫让愤怒代替理智,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同时,他也期望相关职能部门能提倡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宣传,提升广大民众的法律常识和道德标准。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未婚妻,红星,拘留,自己的,证明书,隐私,证据,拘留所,社交,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