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中国提前完成火星采样返回?“这将成为中国版‘斯普特尼克时刻’”

新闻资讯 火星,中国,美国,任务,地球,样本,计划,天问,国际,平原,行星,领域,太空,科学,大学,国家,刘继忠,领先,着陆器,祝融,火星车,乌托邦,项目,人类,方面,时刻,航天,提前完成, 11-01

【文/观察者网 齐倩】今年9月,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实施时间将推前两年,由2030年前后提前至2028年前后。此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美国引发热议。

据美国“太空”网(Space)10月31日报道,有美国专家直言,若中国成功领先美国进行火星采样返回,这将成为又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该网站9月曾刊文分析,中国提前两年实施任务,意味着最早可能在2031年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这比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计划中的2040年领先足足9年之久。

美苏冷战时期的1957年,苏联领先美国,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地球轨道。苏联这一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势,给美国带来巨大冲击。

“中国有可能领先美国足足9年”

据新华社消息,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9月份介绍,中国计划2028年在海南文昌用40天左右的时间,使用两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分两次发射天问三号的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和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

刘继忠称,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样品和数据共享、未来规划共同研究三方面国际合作。

生命痕迹探寻被列为天问三号任务的第一科学目标。刘继忠表示,太阳系内火星环境和地球最相近,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是国际重大科学热点问题。除此之外,其他的科学主题还包括火星气候及其演变、火星地质及内部过程。

已载入史册的“祝融号”和着陆器合影 国家航天局

已载入史册的“祝融号”和着陆器合影 国家航天局

据介绍,从1960年苏联发射了1960A火星探测器开始,在人类已有的64年探火历史中,至今已有7个国家(国际组织)开展了47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了对火星的飞掠、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而难度更高的火星取样返回仍面临诸多挑战、有待突破。

在火星探测领域,中国起点高,通过2020年的天问一号任务,一次性完成对火星的“绕、落、巡”探测,超期服役的祝融号火星车获得了丰硕科研成果。目前,中国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同时深化论证天问四号探测任务,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随后抵达天王星。

美国曾先后8次成功着陆火星,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2月登陆的“毅力号”火星车。当年美媒在报道中国成功登陆火星的同时,都不忘强调美国曾“多次成功着陆火星”。

“在火星采样返回的竞赛上,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新华社今年9月曾写道。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火星,美国,中国,样本,尼克,乌托邦,地球,平原,天问,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