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硕博点:普本的“进阶”大考
申报硕博点,是不少学校三年一度最重要的工作
实用人才在哪里
高校被准许设立硕士点后,还会面对国务院学位办定期的专项评估。而最能衡量一个硕士点质量的,还是其毕业生在生产一线的专业表现。在2024年1月下发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总体要求》中也提到:“在推荐新增单位时充分考虑省内布局,严控就业状况不佳、现有支撑条件不足的单位申请新增学位授予单位。”
但据陈洪捷的观察,在产教融合这方面,很多专业还没有从现有的学术性人才的培养道路中脱离出来,探索出一条成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上,我们的教育体制还面临着多项挑战。”陈洪捷说,其中第一是学校教师在职业履历上更多由学术体制培养而成,不熟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二是学校与实践领域的联系不够,教育者不了解行业的实时发展与需求。
他总结称,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学校与企业共享工业技术文化,因而产教融合较容易真正实现。而在非工业国家或后发工业化国家,其学校教育往往更偏向于学术文化。“教育不是面向产业去培养,而是追求学术性。”
王硕苹称,在评审中,产教融合是会被着重考量的方面。她介绍,相应地,该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会设置几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授课的专业课;在毕业要求上,以电子信息专硕为例,会要求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参与一年以上校外实践基地的专业实践。
王硕苹同样也提到,杭州的地理位置也为学院发展产教融合提供了便利。“这里的互联网企业比较多,对人的需求也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你培养的学生能马上进到企业去解决他们一些真实的问题,肯定是受欢迎的。”
在培养专业硕士和应用型人才这项事业上,增设硕士点只是措施之一。陈洪捷认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其关键是“工业化”。对于专业硕士培养的发展前景,他指出,要想避免专业硕士的教育和培养陷入“既不学术,也不技术”的窠臼,还应该在政策制定上,为应用型高校制定出一套相对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且让企业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如果政策制定还是把学术文化,而非工业技术文化作为基点出发,那么在政策的指挥棒下,院校还是会跟着学术文化来回走。”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学院,肇庆,学校,硕士点,高校,硕士学位,硕士,专业,学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