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机票背刺过的年轻人,开始和手机讲价
亲爱的妈妈。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今年过年大概回不去家了。
原因如下:万恶的资本家们,试图用高昂的机票将我压榨,我回家的那趟飞机已经从620涨到了2800。
距离春节还有43天,我们编辑部的一半小伙伴都开始看机票。
本来大家都挺期待,一看票价天都塌了,打工人抢票,购票软件抢钱,完美闭环。
本来上班就烦,过年回趟家还要花掉一半的存款。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机票年年涨,为啥今年最让人破防?
很多人付款的时候都不会注意到,因为它是自动勾选,购买说明也藏在最下面。
看不到一点真诚,剩下的全是套路。
我们好像已经默认:买机票就是和消费者和航司、第三方平台对赌。
我赌你在我买完不会涨价,你赌我买了也不敢退票。
一直这样,就是正常吗?
我知道有人会说:觉得机票贵,去坐火车就好了啊。
行行行,又是我穷我有罪了。
我承认,我是预算有限,只想买折扣机票。
没想过要用廉价航空的价格,享受五星航空的服务。
也能理解热门时间的机票卖的更贵一些。
但你一分钟一个价,一个人一个价,收集我们手机里的个人数据,再利用算法精准“杀熟”,是不是把我们消费者当猴耍?
机票涨价的钱我们掏,航班取消的后果我们背,后续选座、退票、改签的费用还是我们来承担。
让消费者们真正愤怒的是机票背后不透明的价格调控,是航司无视个人知情权的隐形条款,是平台售后时推脱责任的嘴脸。
是整个票务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把消费者困在大数据里的反复算计。
这段时间看机票真的给了我一种,全世界都想拿走我兜里这两毛钱,拿走了以后还要再踹我两脚的绝望。
写这篇文章也不为别的,只是想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发出点微弱的声援。
希望机票的价格不再是“私人订制”;希望我们不需要再和航司斗智斗勇。
希望我们都能顺利登机,旅途愉快。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机票,价格,消费者,楷体,机票价格,买机票,也不,时间,我不,软件